首頁 > 新聞速遞 > 行業資訊

兒童游樂場存在安全隱患 首要原因標準缺失

發表時間:2015-10-20 16:17:47  點擊數:

兒童游樂場存在安全隱患,首要原因標準缺失

  餅狀圖調查數據來源:上海市消保委與上海市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組成聯合課題組對上海的兒童游樂場所進行專題調查,在10個不同地點不同類型的兒童游樂場所開展。 

  調查顯示,目前兒童戶外活動時間較短,去兒童游樂場頻率較高。上海近半數兒童每周去游樂場一次,時長超過一小時,但目前僅19.4%的家長對兒童游樂場的質量與安全表示滿意。此方面投訴主要集中在設施不安全或管理不到位,從而造成兒童人身傷害。兒童游樂場所存在哪些隱患,應從哪些方面加強監管,兒童節期間,記者在上海、北京兩地進行了調查。

  游樂場已成兒童主要游戲地

  經常光顧的依次是公園里的兒童活動區、室內游樂場所、肯德基或麥當勞里的游戲區、大賣場里的兒童游樂場所和少年宮少科站等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消保委)發布的調查顯示,目前上海兒童的戶外活動時間相對較短,但去兒童游樂場所的頻率較高,近半數的兒童每周要去一次,玩耍的時間超過一小時。孩子們經常光顧的兒童游樂場所依次是公園里的兒童活動區、室內游樂場所、肯德基或麥當勞里的游戲區、大賣場里的兒童游樂場所和少年宮少科站等。

  6月1日,記者來到位于上海魯迅公園一角的一處兒童游樂園。神州飛碟、海盜船……14臺游藝機前,大多排著長隊。每個游藝機的護欄上,都掛有中英文的“游客須知”。在此處忙著售票、管理的是兩位工作人員,工作間的一面墻上,掛著他們的上崗證,以及上海市質監局發的“游樂設施安全檢驗合格證”。記者注意到,每個游藝機工作間的窗口雖然都掛著“已消毒”的牌子,但上方的消毒記錄表格上,有的設施只鉤到5月20日為止,不禁對這“已消毒”打了個問號。

  記者又來到虹口區凱德龍之夢3樓的悠游堂,圈起的300平方米左右的游戲空間,放置了蹦蹦床等十多樣軟包的游藝設備。場內連孩子帶家長有一百五六十人,場外還坐了不少家長。工作人員唐小姐說:“到底進多少人好像也沒很明確,有時候里面小孩子太多了,我們會勸家長不要進去,但有些家長不聽。”

  6月1日,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區遠大路金源燕莎購物中心地下一層,這里有大量兒童游樂場所,每一處都有大量兒童在玩耍。“萊利嘉年華”吸引的孩子和家長最多,在翻斗樂區域,門口散亂地放著各式童鞋。盡管一塊“5月31日已消毒”的牌子掛在正門,但是一些孩子出來之后,白襪子仍然變成了黑色。游樂場內部沒有工作人員,僅在門口有一名中年婦女檢票。問及區域能容納多少孩子,她表示幾百個沒問題。但記者在現場看到數十個孩子,已經有些擁擠。一名家長表示了自己的擔憂:“今天尤其人多,還是擔心出現突發情況,不過應該沒事兒吧。”為什么這么喜歡來這里呢?“小孩子喜歡,并且其他可以玩兒的地方也不多。”這位家長說。調查顯示,游樂場已成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幼兒的主要游戲地。

  多數場所叫座難叫好

  入場人數難控制、衛生狀況需改善、專業管理較缺乏、設施質量參差不齊

  家住華靈路的吳先生向上海市消保委投訴稱,前不久他帶孩子在普陀區的一家親子游樂園玩耍時,由于海盜船座椅設計問題,造成孩子牙床受傷。另一位家住蓮花南路的祁女士則投訴說,孩子在一家游樂園玩海洋球時,由于圍欄倒下來,造成孩子右手橈骨骨折。

  在游樂場所現場接受消保委調查的家長,對兒童游樂場所滿意度并不高。73.3%的家長認為當前兒童游樂場所教育功能缺失,僅19.4%的家長表示對當前上海兒童游樂場所質量表示滿意。

  家長最為擔憂的是兒童游樂場所的安全隱患。比如,不少游樂場所沒有限定人數,有些場所即便有人數限定也很難落實。尤其到了周末休息日,現場管理和看護人員嚴重不足,秩序混亂。此外,一些戶外游樂設施的管理人員缺乏專業培訓,使兒童游樂場所成了安全事故多發地。

  上海魯迅公園兒童游樂園的工作人員陸師傅說,他們上崗前經過幾個星期培訓,操作證是市里發的,“因為公園歸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管,所以證也是他們發,全市通用,以前兩年驗一次證,現在四年驗一次。小事故嘛,總歸會有一些的。”

  去年,上海市消保委受理涉及兒童游樂場所安全的投訴17起,主要是設施不安全或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兒童人身傷害。“聽上去17起投訴不算多,但事故發生遠遠大于這個數字。”消保委人士解釋,一般在事故發生后,大多數兒童游樂場所經營者采用協商賠償解決,只有極少數協商不成的消費者才會向消保委投訴。而游樂場所大多不會因此作出實質性改進,比如完善管理制度、增加現場管理與看護人員等。

  需完善標準強化監管

  目前大量存在的小型兒童游樂設施無論服務還是質量尚無標準可循

  對兒童游樂場所目前存在的安全隱患等問題,專家認為,首要原因是標準缺失。目前,大型游樂設施有國家安全標準,而小型兒童游樂設施無論是服務還是設施安全都沒有標準。“游玩人數、時間的限定,看護人員的素質、看護人員與游玩人員的配比,兒童進出場所時的消毒措施、游樂場所設施清潔消毒制度,以及哪些項目需要家長就近看護等等問題,都需要通過標準予以規范。”

  其次是監管不到位。公園內兒童游樂場所,受綠化市容局的管理,建立了安全體系,例如所有設備操作人員都需進行崗前培訓等。而超市、賣場等附設的室內兒童游樂場所并沒有相關的安全規程,現場管理人員數量和輔導能力有限。出于收益考慮,一些兒童游樂場所在人流高峰時往往也不愿對場內人群密度進行嚴格限制。

  管理方法不科學也會造成安全衛生隱患。例如消毒流程,有些場所號稱每天消毒4次,但一位從事兒童游樂場所經營管理20年人士介紹:“哪怕再好的消毒水對小朋友也有傷害,所以消毒應該放在開門之前一個小時。關門之后晚上消毒更好,可以讓消毒水蒸發掉,早上再用清水擦一遍。”

  上海市消保委呼吁,一要盡快完善兒童游樂場所的安全標準。建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制定小型兒童游樂設施的產品安全通則,設定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游樂設施基本安全要求,明確具體規范。二是強化兒童游樂場所在安全與服務方面的監管。建議衛生疾控部門與安全生產監督部門,定期對兒童游樂場所的衛生狀況與設施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測。三是推動兒童游樂場所行業自律與誠信經營。此外,市消保委還建議政府將兒童游樂場所列入城市規劃,保證居住區人口與兒童游樂場所數量的合理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