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速遞 > 行業資訊

零售市場整體增幅放緩 業態生活化是突破口之一

發表時間:2013-10-15 10:40:13  點擊數:

  路透上海2013年8月20日新聞中稱中國最大網絡交易公司淘寶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交易額增長97%,至809億元人民幣,淘寶總裁陸兆禧則表示“大眾主流對使用網上零售渠道購買日常用品的接納程度已有所提升” 。而第一太平戴維斯發布的2013年零售商調查報告則預測,今年中國零售市場零售額增幅將會同比前兩年下降5至10個百分點,零售市場整體增幅放緩,市場競爭加劇,傳統百貨或偏重零售業態的購物中心項目運營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模式業態創新升級最急迫

  隨著經濟大環境和電商的雙重擠壓,購物中心類商業項目去中低端零售的趨勢日漸顯現,以餐飲、休閑娛樂、兒童游樂及培訓、配套服務等為主的體驗式業態將逐步提升比重,但這些業態對于項目所產生的直接收益卻遠低于服裝等零售類業態,面臨著投資者收益預期、項目運營存活、消費需求變化等多方博弈,購物中心的主題化或許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而時下,家電、家居、家具、裝飾軟裝等專業賣場,多沿用傳統的主題賣場形式,采用傳統單一品類商品展示加售賣的模式進行經營,商業坪效較低,同時限制了商家的經營收益和項目的投資回報,當線上經營分割市場蛋糕時,這類實體商業的經營更顯得難以為繼。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類實體專業零售賣場面臨重重困境之時,家電、家具、家居等行業的銷售額卻一直呈現遞增的趨勢。以家具為例,中商情報網2013年8月13日文章顯示:2013年上半年廣東省家具總銷售額1095億元,同比增長6.3%。盡管2013年上半年,廣東仍以近一半的比重蟬聯我國家具出口龍頭,但上半年廣東省家具業內銷金額同比增長8%,遠超出口同比增長的4.4個百分點。這說明潛在的需求仍然存在且不斷增長,只是作為渠道載體的商業模式卻面臨著市場的拷問。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與中國房地產的迅猛發展,造就了家具、家居用品市場這個巨型蛋糕。“宜家家居”、“百安居”、“紅星美凱龍”、“香江全球家居CBD”等全球、全國品牌高速發展,浙江的“新時代”、“第六空間”則在區域市場實現了快速擴張。但在這一的擴張背景之下,2009年8月8日起,杭州美庭在杭州各大媒體同時打出“全場清倉”的促銷廣告,深圳好百年商業連鎖機構旗下的高端家居品牌,全面撤出曾經期待無限的杭州市場。而跟隨美庭撤退的還有場內的60多個高端家居品牌,它們中的50%,因為房租、場地、品牌等單方面或多方面原因將放棄杭州市場。這一的案例說明,業態單一、客流有限、成交乏力、投資收益不足,實際上已經成為了眾多家居、家具賣場類項目難以抵抗的通病。家具、家居等專業零售賣場雖然經歷多年的快速擴張,但模式升級和業態創新的速度遠低于百貨類和購物中心類商業項目。如何從業態和商業模式上實現創新和升級,提高專業零售賣場的聚客能力,促成商家成交,提升賣場綜合收益,保障項目投資回報,似乎成為此類項目所面臨最急迫的問題。

  業態生活化是突破口之一

  針對這一系列問題,目前業內還沒有成功的解決方案或者成熟的思路。但類似的嘗試卻一直未曾停滯,以杭州市場為例,2009年杭州大廈將C座坤和店2/3的黃金位置引入家用品牌,在過去的幾年中,杭州大廈并未因為家居業態的引入而影響其綜合營業額,反之總體表現卻相當的優異,并以2009年43.56億、2010年53.29億、2011年60億、2012年59.07億的銷售額,分別位列這4年全國綜合型百貨單店銷售額前三甲。

  未來,將家居、家具等專業零售賣場與餐飲、娛樂、休閑等業態相結合,將體驗式的生活業態融入到項目中去,改變專業零售賣場商品品類單一、經營時段固定、消費過程枯燥等傳統印象。一方面使項目傳統而單一的業態結構化,改變項目的客源構成,另一方面通過業態的變換提高項目的聚客能力,從而實現旺場和成交,以保證項目具備高于傳統專業零售賣場的投資回報和抗風險能力。杭州大廈的嘗試或許為專業零售賣場的商業模式創新和商業模式升級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的反向案例,家居、家具等專業零售賣場的業態綜合化抑或生活化業態的引入,可能成為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之一,與購物中心類項目的主題化和百貨項目的購物中心化類似,或將是突破目前行業困局的一條值得嘗試的思路。

  但商業地產項目的成功開發和運營不能基于假設,任何項目的成功都來源于對思路不斷的論證、實踐和調整。來自業內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探討和更多的實踐,才能告訴我們哪里才是專業零售賣場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