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三步走”應對電商沖擊
自去年“雙十一”天貓創下100億銷售紀錄以來,B2C電商銷售模式崛起,網絡消費全面領跑消費市場。隨后各大電商繼續發力,今年六月起紛紛打出年中促銷牌。從單純的折上折,到搶紅包,促銷手段頻現。活動時間也不再局限,根據商品品類分階段專場促銷,延伸至整個六月。
面對網絡商業形態的強大攻勢,傳統實體店開始加快其轉型升級步伐。就我市鏡湖商圈內各大零售企業而言,讓利優惠活動仍是企業營銷的不二法寶。從以往重要節假日到如今周末促銷專場,活動間隙不斷縮小,讓利幅度不斷擴大。傳統商家實施“三步走”,旨在以更低的價格、更愉悅的體驗、更完善的服務“黏住”消費者。
一是正面迎戰電商六月促銷月。以華億、新百為代表的傳統零售企業,在六月中旬紛紛舉辦大型年中促銷活動。其中華億國際購物中心“2013年中專場答謝會”,由“會員狂購8小時”和“冰點折扣惠全城”兩大主題活動組成。會員獨享折后滿1000送50會員卡、6折積分對好禮等系列優惠。一線品牌、冰點折扣,吸引廣大消費者前來搶購。新百大廈“VIP歡迎回家”主題活動,會員雙倍積分以及超值兌換等專享活動。同時跨行業聯合,“銀企喜刷刷”擴大活動覆蓋面。綜上,VIP會員制成為傳統商家營銷重點,通過個性化服務、特權體驗等持續對VIP的吸引力,同時盡可能多地發展新VIP成員,從而鎖住消費主體,搶占固有客源市場份額。
二是積極觸網滿足消費者便利性需求。實體店的觸網行為應兼顧贏利模式,若是盲目開發電商平臺,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為此在條件不成熟未開通網店時,可整合新媒體資源,充分利用網絡宣傳渠道。鏡湖區境內萬達、華億、新百等零售企業紛紛開通官網微博、微信,及時發布品牌入駐、打折促銷等信息。重點推出有獎轉發、秒殺團購等形式多樣的互動活動,實現線上優惠線下享受,將顧問式服務延伸至網絡。
三是品牌升級錯位互補重塑新優勢。各大商家競相改造店面布局、調整發展定位,加大品牌招商力度,品牌革新效果顯著。如:新百大廈實施年度品牌調整方案以來,南北樓顧客群定位更加明細化,北樓全面升級大部分新品入駐,為其銷售額的提升帶來實際效應。華億國際重點引入國內外知名品牌,啟動“名品進名店 名街耀江城”的工程,目前已成功引入歐米茄手表等品牌。此外,各商家逐步重視錯位優勢,以服務體驗來應對電商的低價便捷。硬件上,重視商場購物氛圍營造,提供舒適優美的感官享受。軟件上,提升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力求提供個性化顧問式服務,讓購物體驗充滿真實感和愉悅性。 朱燁